第九十九章 大批移民
第(2/3)节
等王士元回来后,就在那里驻军以防备海盗。值得说明的是,华亭县的县城就叫上海镇,就是上海的前身了。前些天已经有许多商家在程越的授意下到那里买地,打算盖房子建码头,当地的县令也是全力配合,这次移民的主力就要去那里,正好解决了生计的问题。
李芾那里的水泥厂和砖厂全面扩充增产,上海一开始就要盖砖混结构的房子,程越已经把自己陆续画好的一系列房屋的结构图都交给了孟氏兄弟二人。李芾也已派人到上海建厂。各地的物资也送过去不少,密佑那边已忙得不可开交。
经过了五天全力的运转筹措,移民安置的工作基本上已经准备妥当。
天刚蒙蒙亮,李庭芝就被叫到程越的住处。拿着程越刚刚签完字的支出计划,非常感慨地对程越道:“大都督,如今属下才终于明白大都督平日里所讲的管控体系是怎么一回事。如果此事由朝廷来操办,即使办得好,也不会这么迅速,而且只用这么少的钱,只怕是又养了一群不能打仗的禁军。”
宋朝遇到灾荒、兵祸后,为了不让流民作乱,总要将流民中的男子组成军队养起来。这些人又不能让地方掌握,于是就成了禁军,日后也很难裁撤,以至于冗兵日盛,军费支出浩大,战斗力却日益低下。
程越叹了口气道:“只求苟安于一时,却无长久之计,宋朝的历代君臣,都该打屁股。”
李庭芝知道程越所指的并不是只有冗兵一事,也把宋朝给辽、金、西夏和蒙古的岁币说了进去。这其中的缘由颇为复杂,但无论怎么讲,确实是因循苟且的结果,说是丧权辱国也不过份。
他本是宋朝的大臣,也对此事觉得极为屈辱,但又不能讲。听到程越这样说,也是心有戚戚焉。只是程越说要打屁股,他就不敢接话了,虽然宋太祖有点冤枉。
程越又道:“下午这十几万人就要到了,这几天都会非常忙碌,这也是我把你们都留在这里的原因之一,辛苦各位大人了。”
李庭芝忙道不敢,赶紧去做准备。
李庭芝刚走,孟之经、孟之缙一大早就来求见,他们兄弟这次也是关键人物,上海的开发就要由他们负责。本来程越打算带他们进临安的,但一下子多出这么多移民,这么多事情,上海的开发要提前启动,他现在手中的人不够用,只能让他们去上海。
这几天程越已经把自己的设想都跟孟氏兄弟说了个清清楚楚,还画了城市的设计图给他们。本来下午他们就要跟着船去上海,却不知为什么又来见程越。
两人进门,见过礼后,孟之经道:“大都督,下午我们兄弟就要去上海,但我们商量了一件事情,想请大都督俯允。”
程越道:“有事尽管说,上海的开发,对我而言是大事,有什么困难,一定帮你们解决。”
孟之缙道:“不敢以困难麻烦大都督,而是想以家人相托。”
程越愣道:“你们的家人?不跟你们去上海吗?”
孟之经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不瞒大都督,属下那个儿子,是有些顽劣的。但自从到了大都督这里来,却再也不敢惹事生非。大都督派属下到上海,本是重用属下。若是到了那里属下因忙于公事,顾不上管教,澄儿再故态复萌,最后闯出祸来,那属下就对不起大都督的栽培之恩。淳儿是大都督的义子,若是他的兄弟出了乱子,大都督也面上无光。所以属下想,不如将她们母子托付给大都督,属下也好心无旁骛地在上海为大都督效力。”
程越微微点了点头,又问孟之缙道:“你有什么担心?”
孟之缙道:“大都督,属下那儿子虽然老实本分,不会生事,但也太老实了些。属下此次去上海,没有几年的时间不可以有大的成果,所以属下想让淳儿跟随大都督学习。大都督的新学属下越学越觉得高深莫测,属下是教不了这孩子的。几年过去,怕是耽搁了孩子的功课。淳儿是大都督的义子,如果日后没有出息,大都督也面上无光,所以想以家人托付大都督。”
又一个怕我面上无光!敢情你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