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西北垦殖局(一)
第(1/3)节
马甲从颠簸的马车中钻了出来,狠狠舒展了下酸痛不已的身体后,这才长长舒了口气。从峡谷堡一路乘坐马车过来,两百公里的路程,整整跑了四天,这让如今已经年过五十的马甲还真有些吃不消。
不过他还是凭着满腔的热情来到了这里,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好友们的劝说,这才让正在南鸭子湖地区专员位置上舒舒服服干着的马甲辞去了专员宝座,转而担任了新近从伊河地区辖下独立出来的西北垦殖局(地区级)局长的位置。该局下辖百尺崖堡、梅洛堡、河津堡、成山堡、铁岭堡五处,总人口七千五百多人,和寻常一个县的人口差不多。
不过这里的经济无疑比沿海地区五县差远了。首先这里刚刚开发没多久,即便是开发最早的百尺崖堡和梅洛堡也不过才一两年时间,其中人口最多的梅洛堡只有2500多居民,基本上以农业种植为主,农闲时统一在政府的安排下修路、修房屋。而更可悲的是,以农业为主的这两个定居点已经建立一两年了,但粮食缺口依然不小。除了百尺崖堡在去年勉强做到粮食自给外,梅洛堡依然需要政府就近从峡谷堡、下伊河堡调集大量谷物过来,不然本地的两千五百居民的生存就成了问题。
马甲上任后,立刻将第二批从拉普拉塔送回的牛中要过来了一万头,然后本地的西北垦殖银行也给农户提供了十年期低息贷款(年息3),以供他们买牛、买农技站优选的良种(数量有限)、买更多的农具。同时马甲也在农村大力推广三茬轮作制度,鼓励每个农民尽量耕种满三十亩土地,以迅速提高本地的粮食产量,同时也提高农民们的收入。毕竟到时候农民们还不起银行贷款也是个麻烦事,总不能让银行继续展期吧。
同时,他还组织农民们在农闲时节利用本地的一些沼泽、湿地修建大量的人工水库,一方面作为饮用水来源,另一方面也作为农田灌溉系统用水来源。乌拉圭草原的年降雨量虽然在1000毫米以上,堪称丰富。但本地的大型地表径流较少,因此农田灌溉很不方便。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只有花大力气改善当地环境了,修水库、挖水渠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不过这是一项以年为单位的长期行动。在劳动力严重缺乏的东岸,这个过程可能会被无限期延长。
但没关系,大家不是嘴炮党,有的是时间和耐心来改造环境,哪怕这个过程需要五年、十年、二十年。大家都会年复一年地干下去。不要怀疑这些从明朝来的农民的积极性,在使用农业贷款购买了自己的份地后,他们爆发出了惊人的毅力和热情,很多人起早贪黑地在地里劳作着。他们从两里路外的水库工地上挑回上好的淤泥,然后沤在田里,弄完后又继续挑着粪箕前往工地,重复这一行动。
负责管理这些新来农民的兵团堡毕业生坦言,他从没见过对土地如此执着的人,要不是他们严厉阻止的话,说不定这些农民会把上面发下来的女奴专项贷款也去买地、买牛。令人哭笑不得。开什么玩笑,国家给你贷款买媳妇是要你赶紧生崽的,居然想去买田,你眼里还有王法么?
为了惩治这种不良风气,民政部下辖的计划生育管理委员会出台新规定,如果在女奴贷款归还期(十年)内生育了两个孩子的,贷款年利率为5,在此基础上每多生育一个孩子,贷款利率下降1。而若是生育的孩子数量少于两个,则年利率翻倍。为10。相信有了这个政策后,这帮泥腿子们应该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西北垦殖局的办公机构设在了堪称共和国最偏远的铁岭堡(科拉莱斯矿区)。这个定居点在原陆军兵站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目前尚没有修建城墙。事实上他们也没空修建城墙,甚至连修建砖瓦房屋的时间也没有——铁岭堡目前80的建筑为木质建筑。这里一千五百名居民最主要的任务是修路,即先修建一条沟通内外的简易公路,使得外部的物资能够及时运进来。不然在这个粮食都没法自给的遥远之地,这么多人的生计可就没法解决了。
当然了,这里是平坦的大草原,修路的工作很轻松。往往只需要排干一些沼泽、填平一些洼地就可
第(1/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