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把火(三)
第(2/2)节
役对因素,整整缩水了接近一半,单从数量上讲甚至不如同样承担移民运输任务的笛形风帆运输船、大飞剪货船了。当然这也和远东移民来源日渐枯竭的现状有关。现在中国大陆局势进入僵持期,登莱、宁波诸藩又安定多年,人们出海的意愿本就不是很强烈。即便是人少地多的宁绍地区,当地人也更愿意移民去登莱、黑水、满蒙等地,甚至就连下南洋去文莱、帝汶岛都觉得不错,而不是前往万里波涛之外的东岸本土,毕竟那实在太危险了,离家也太远。于是,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挤压下,中央投资于移民的钱开始慢慢变少,逐渐转移到了本土的各项建设之中,以平息部分人对于花巨资搞移民的不满情绪。不过邵耀光显然不认同这种看法。他受他父亲的影响很深,认为东岸产业发展到了关键时刻,对人口的需求越来越大,即便如今本土出生的人口可以抵消一部分缺口,但还是有些不足,必须从外界加入输入。因此,他打算重新增加对远东的投资,大量订购新的“短跑冠军”级移民船,争取在几年内将目前每年到岸的大约三万移民的数量增加一倍——好吧,这可能有些难度,但即便增加不了一倍,增加个50以上也是好的。恰好这回南方的廉梧管委会成立,抓了一大批俘虏,正好分批运回本土,投入到拉普拉塔新得之地上面去,一方面修建基础设施,一方面定居垦荒,一举两得。今天邵耀光来到东方港码头,其实所谓的视察只是个幌子,他真正的目的,还是公开发表讲话,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志传递出去。这是他执政后的第三件大事,几个月来一直在酝酿,今天就借着这个机会宣之于众。施政纲领就应该让每个人都知晓,他不害怕辩论,也不害怕激起反对,有些事情该做就做,不用遮遮掩掩。“……六十年前,早期的移民们就是在这条栈桥上的岸。这些移民的到来,给我们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我们通过移民建起了房屋、道路、码头、工厂、农田、水库等一系列的设施,将整个国家建设得漂漂亮亮的。所以,我认为咱们移民国家的性质不会改变,也不应该改变。”邵耀光背着海风,朝跟过来的众人说道:“一个国家,只有兼容并蓄,才能够获得最大的发展。想想咱们国家历史上的盛唐时期,吸收了多少外国人才、外部文化?我们吃的面条、吃的饼,坐的椅子,用的桌子什么的,哪一样不是来自外界?就连我们现在称作传统乐器的很多演奏器具,不都是从胡人那里传来的么?一个国家把自己封闭起来,是没有好处的,是要落后的!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文化需要交流才能得到发展,不能吸收外来文化化为己用,老在自己那所谓的传统小圈子里打转,那么这个文化很容易堕落、蒙尘。我对我们的传统中华文化非常有信心,因为它包容、深邃,且充满生机,可以同化其他民族的东西,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达到革新、升华、丰富自己文化的目的。这是在历史上无数次被证明了的事情,我毫不怀疑!因此,继续加大外界移民的输入,就像不断往我们的文化熔炉中添加养料一样,是非常必要的。”邵耀光这话说得众人一愣一愣的。他们下意识觉得,之前风传的消息果然不假,中央大概又要恢复以往对移民的投资力度了。不过这移民的方向看样子还是有所侧重,远东移民不出意外的话会占到绝对多数,来自欧洲的移民数量还是会少一些,虽然目前获取起来看样子比较容易一些。只是,远东移民这些年慢慢变少也是有原因的,其中固然有本土投资不力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那边本身移民来源的枯竭啊!邵主席新官上任三把火,要在移民上面做文章,这大家都可以理解。只是,你确定可以捞到足够的移民人口吗?难不成,中央下达给远东诸藩的政策又要产生新的变化了?那这可真是大事了!: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网址:
第(2/2)节
推荐书籍: